波多黎各亞馬遜鸚哥
亞馬孫鸚鵡屬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Amazona vittata 屬 : 亞馬孫鸚鵡屬
波多黎各亞馬遜鸚哥, 亞馬孫鸚鵡屬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Amazona vittata
屬: 亞馬孫鸚鵡屬
Photo By Tom MacKenzie of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Southeast Region , used under CC-BY-2.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描述
波多黎各鸚鵡長28-30厘米,重250-300克。牠們在亞馬遜鸚鵡屬算為細小,但在大安地列斯群島類群中算為正常。牠們並沒有兩性異形,雄鳥及雌鳥主要都是呈綠色,有藍色的羽毛邊。初級飛羽及主要翼毛都是深藍色的。羽毛的顏色在不同部位有所不同:翼底為鮮藍色,尾羽底為黃綠色,上身的較淡色,前額紅色,眼圈白色。瞳孔褐色,喙呈灰色,腳呈黃色。除了DNA測試外,雄鳥及雌鳥只有從繁殖季節的行為差異來辨認。雛鳥的羽毛像成鳥。
尺寸
29 cm
築巢地點
岩洞
食性
波多黎各鸚鵡是草食性的,主要吃冠層的花朵、果實、葉子、樹皮及花蜜。牠們甚至可以吃多達60種不同的食物。牠們一般會選擇吃眼前的果實,每次只吃一個。牠們會用腳抓起食物,每8-60秒才會吃另一個。
食性
草食性
基本資料
行為
波多黎各鸚鵡是白天活動的鳥類,一般會在日出後個半小時開始。牠們在巢中很神秘,以其綠色的羽毛作為偽裝。但在巢以外,牠們經常發聲及很嘈吵。牠們飛行時拍動雙翼的位置較體軸為低,與一般鳥類的不同。牠們可以飛得很快,最高速達每小時30公里,且在空中十分靈活,可以避開掠食者。牠們會一對一起覓食的。夫妻及已換羽的幼鳥會傾向一同生活。
分布區域
波多黎各鸚鵡在西班牙殖民以前的分布並不清楚,但幾可肯定的是十分豐富及廣泛分布。另外有些證據顯示牠們也棲息在其他附近島嶼,如安地卡、巴布達及處女島。早期的數量估計分野很大:一些指牠們曾有超過100萬隻,而其他的指只有10萬隻。西班牙統治的頭150年間,人類的數量很少,到了1650年,島上人口就有880人,而牠們的數量依然豐富。1650年後,人類活動急增,到了18世紀,牠們的數量開始受到影響。 最初的人類活動並不對波多黎各鸚鵡構成嚴重威脅。泰諾族人會捕獵牠們,但也沒有影響牠們的數量。過往200年來,很多因素造成牠們的衰落,包括農業發展、建設道路和水壩、及捕獵作為寵物。到了19世紀下半葉,大部份波多黎各鸚鵡所棲息的森林都被清除來種植糖、棉花、穀物及米。波多黎各鸚鵡於是以穀物作為食物,故被視為害蟲而被獵殺。隨著農業的擴張,牠們很多棲息地消失,數量亦下降。 波多黎各鸚鵡以往分布在所有海拔的舊生林、樹穴、山崖及其他低地的環境。後來只有中等海拔的瓜亞塔卡及亞巴荷河森林,並高海拔的Carite森林出沒。1900年代的解釋指牠們從盧奎約(Luquillo)森林及卡耶伊山脈(Sierra de Cayey)遷往主島上覓食。同期,牠們已從庫萊布拉島、維埃克斯及莫娜島消失,只存在於5個位點:兩個在喀斯特,兩個在高山的雨林,一個在雲雀熱帶雨林的紅樹林。喀斯特地區的其中一個位點,位於波多黎各的西北部,是牠們的天堂。另外在聖塞巴斯提安與莫羅維斯之間的地區,是一大群波多黎各鸚鵡的家園。一些小群在被破壞的森林中繼續生活,但由於不足以支持牠們的發展,牠們最終只在中科迪勒拉山脈及未被破壞的森林地區生活。到了1940年,牠們只生活在盧奎約的原生林。牠們現時分布在海拔396-823米的地方。由於牠們需要成熟的森林來築巢繁殖,故牠們不會在矮林及次生林出沒。 到了1950年代,野外只有200隻波多黎各鸚鵡;於1975年,就只餘下13隻。牠們的數量自此回升,於1989年,估計數量有47隻。但於1989年9月因雨果颶風吹襲波多黎各東北部,對牠們造成嚴重打擊,數量估計只有23隻。於2004年,野外的數量約有30-35隻,相信長遠趨勢穩定。牠們現時分布在16平方公里大的地區,是牠們以往的0.2%。
物種狀態
1968年實行波多黎各鸚鵡的復原計劃,是透過培育兩個野外群落、保護棲息地及控制掠食者等,來將牠們的保育狀況降級。於1973年,在盧奎約就有一個飼養的群落。另一個飼養群落則是於1993年設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