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鴨
鴨屬下的一個物種, 也稱為 美洲綠翅鴨, 小鳧, 小蜆鴨, 水薸仔 拉丁名 : Anas crecca 屬 : 鴨屬
小水鴨, 鴨屬下的一個物種
也稱為:
美洲綠翅鴨, 小鳧, 小蜆鴨, 水薸仔
植物名: Anas crecca
屬: 鴨屬
Photo By Ken Billington , used under CC-BY-SA-3.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描述
尺寸
30-41 cm (12-16 in)
壽命
16年
築巢地點
地面
產蛋枚數
6 - 9 枚蛋
育鶵窩數
20 - 23 days
食性
小水鴨是草食性鳥類,他們的食物包括草籽、穀物、水草等,在秋收後亦取食螺獅等軟體動物。
棲息地
歐亞水鴨的繁殖範圍遍及整個古北紀,並且大多位於其繁殖範圍以南的冬季。但是,在歐洲溫帶氣候溫和的情況下,夏季和冬季範圍重疊。例如,在英國和愛爾蘭,夏季的繁殖數量很少,但是冬季到達的西伯利亞鳥類數量要多得多。在小亞細亞的高加索地區,黑海北部海岸,甚至在冰島的南海岸和韋斯特曼納群島,全年都可能遇到該物種。冬季,地中海周圍高密度,包括整個伊比利亞半島,向西延伸至毛里塔尼亞;在日本和台灣;以及在南亞。其他重要的越冬地點包括尼羅河谷,近東和波斯灣地區的幾乎整個長度,伊朗北部和韓國以及東亞和東南亞大陸的山脈。比較孤立的越冬地是維多利亞湖,塞內加爾河河口,剛果河上游的沼澤,尼日爾河的內陸和海三角洲以及印度河中部。在馬來西亞的紮伊爾內陸,格陵蘭,密克羅尼西亞的馬里亞納斯,帕勞和雅浦都看到了流浪者。它們定期記錄在南至加利福尼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北美海岸。從追踪意大利的冬季藍綠色開始,大多數人在2月中旬至3月之間離開了冬季,使用黑海-地中海飛車到達繁殖地,從五月開始從中歐進入烏拉爾。這種緩慢的遷徙是由於遷徙開始前後長期停留,主要是在東南歐。總體而言,歐亞水鴨雖然數量很多,但比美國水鴨要少得多。其數量主要根據越冬鳥類的數量進行評估;每年在地中海和黑海周圍記錄約750,000,在溫帶西歐記錄250,000,在日本記錄超過110,000。在1990年和1991年,進行了更詳細的普查,伊朗越冬的鳥類超過21萬隻,巴基斯坦越冬的鳥類約有109,000只,阿塞拜疆約有77,000只,印度約有37,000只,以色列約28,000只,土庫曼斯坦超過14,000只,台灣近12,000只。它目前似乎保持著自己的地位,在1990年代每年以1-2%的速度緩慢下降-大概主要是由於濕地的排水和污染-除了繼續監視人口並可能提供更好的保護以外,沒有採取其他行動在越冬地棲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和國際鳥類保護組織將歐亞水鴨歸為最不關注的物種,與他們在分裂更多卡羅來納州的擬青黴菌之前的評估沒有什麼不同。歐亞水鴨是《保護非洲-歐亞遷徙水鳥協定》(AEWA)適用的物種之一。
食性
食穀性
常問問題
基本資料
行為
在繁殖季節以外,這只涉水鴨子高度群居,會形成大群。在飛行中,快速,扭曲的群像涉禽。儘管腿短,但按照鴨子的標准在地面上也很靈活。在繁殖季節,它是帶一些高大植被的帶棚淡水濕地的常見棲息地,例如針葉林(Taiga)沼澤或帶有大量蘆葦的小湖和池塘。在冬季,常見於鹹淡水,甚至在沿海有遮蓋的進水口和潟湖中。歐亞水鴨通常以da食,up食或放牧為食。它可能會淹沒其頭部,有時甚至會下潛以獲取食物。在繁殖季節,它主要吃水生無脊椎動物,例如甲殼類,昆蟲及其幼蟲,軟體動物和蠕蟲。在冬季,它主要以肉食為主,以水生植物和草的種子(包括莎草和穀物)為食。在整個繁殖季節的晝夜,冬天它們通常是黃昏的,甚至是夜間的飼養者。它嵌套在地面,靠近水的地方和被掩蓋的地方。兩對在冬季棲息地形成,並從三月開始一起到達繁殖地。此後幾週開始繁殖,直到最北端的位置直到五月。巢是深深的空心,內襯乾葉和羽絨,建在靠近水的茂密植被中。雌性開始產卵後,雄性離開它們,移開更短或更長的距離,成群地聚集在特定的湖泊中,在那裡它們蛻變成蝕食。他們通常只會在冬天的地方遇到後代。離合器可能包含5–16個卵,但通常為8–11個;將它們孵育21–23天。幼魚在孵化後不久便離開巢穴,而母親則需要約25至30天的時間照料,然後才開始出雛。幼鴿和母雞通常分別移至冬季。第一個冬季過後,幼鳥換羽成羽。記錄的最大壽命(雖然尚不清楚是指普通的還是綠翅的藍綠色)仍超過27年,對於這樣的小鳥來說,這是相當高的。
分布區域
小水鴨繁殖於北美洲北部、歐洲北部、亞洲北部。地域包括法國、義大利、巴爾幹半島一線以北的歐洲地區;和西伯利亞、蒙古、日本北海道;中國的新疆天山山脈、東北北部中部;越冬於中美洲、非洲中部、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中國海南、廣東、福建、台灣等沿海地區也有一小部分在北京懷柔水庫越冬,於每年春秋的遷徙季節,在繁殖區和越冬區之間的廣泛區域均可見本物種過境。
物種狀態
小水鴨曾經是中國東部最常見的候鳥之一,在遷徙季節,本物種結成遮天閉日的大群從天空飛過,景象非常壯觀。據野外調查的結果,1970年代在中國廣東沿海越冬的野鴨中有超過1/3的個體系本物種,由於本物種數量巨大,且肉質鮮美,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本物種可以作為藥物,造成本物種遭到非法捕獵的嚴重威脅,數量正在不斷減少,早已不復當年的盛境,如不積極採取保護措施,難免重蹈旅鴿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