鉗嘴鸛
Anastomus下的一個物種, 也稱為 亞洲開嘴鸛 拉丁名 : Anastomus oscitans 屬 : Anastomus
鉗嘴鸛, Anastomus下的一個物種
也稱為:
亞洲開嘴鸛
植物名: Anastomus oscitans
屬: Anastomus
Photo By Manvendra Bhangui from Chennai, India , used under CC-BY-SA-2.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描述
尺寸
81 cm
顏色
黑色
灰色
白色
食性
英國生物學家朱利安·赫胥黎在研究過大量標本後認為,鉗嘴鸛的最大特徵——喙閉合時的缺口,是在捕食軟體動物期間的磨損造成的。他的想法遭到了後人的駁斥。現在的研究認為,這種特殊結構是適應環境的結果,能更好的幫助它們抓住軟體動物的光滑外殼。喙閉合時的缺口並不是專為捕捉蝸牛等獵物而用的,因為沒有缺口的幼鳥也能捕食到蝸牛。缺口的存在能讓喙尖端以更大的角度握住蝸牛殼,並施加更大的力。 鉗嘴鸛在捕食獵物時會略微分開喙尖,在垂直方向上快速刺戳目標。當獵物較深時,它們的頭部和頸部會部分浸沒在水中。成功捕捉到獵物後,它們利用自己尖銳的下頜粉碎硬殼並提取內部的肉,有時還會直接吞下一些體型較小的食物。它們主要以軟體動物為食,但有時也捕食水蛇、蛙和大型昆蟲。
棲息地
通常的覓食棲息地是內陸濕地,在河岸和灘塗很少見。在農業景觀上,鳥類在農田,灌溉渠和季節性沼澤中覓食。鳥類可能會根據棲息地條件而廣泛移動。幼鴿在出雛後也廣泛散播。在印度巴拉特普(Bharatpur)處被捕的個體已在以東800公里處被追回,在孟加拉國以西已被捕捕的一隻鳥在以西1500公里處已被追回。在八月至九月的陰暗夜晚,鸛經常在印度東南沿海的燈塔上迷失方向。該物種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和旁遮普邦非常罕見,但在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孟加拉國,緬甸,泰國和柬埔寨廣泛分佈並常見。
食性
水生無脊椎動物食性
常問問題
基本資料
分布區域
鉗嘴鸛通常生活在內陸濕地,較少活動於河岸和潮汐灘地(英語:Mudflat)。分布在農業生產區的鸛經常會在農田、灌溉渠和季節性沼澤中尋找食物。它們是遷徙鳥類,會因棲息地的環境變化而大範圍移動。印度珀勒德布爾縣的繫放站點顯示,該地區的鉗嘴鸛曾遷徙到了該地東部800 km的地方;同時,泰國境內的繫放鸛遷徙到了西部1500 km的孟加拉國。在8月至9月陰天的夜晚,途經印度東南沿海的鸛經常會因為燈塔的亮光而迷失方向。 鉗嘴鸛在巴基斯坦的信德省和旁遮普地區分布較為稀少,但相比之下在印度、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卻很常見。 2006年10月,鉗嘴鸛首次出現在中國雲南省的洱源西湖。2010年10月3日,鉗嘴鸛出現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的龍井水庫。2012年,鉗嘴鸛出現在西雙版納自然保護區的瀾滄江沿岸濕地和貴州省草海。 高原濕地研究中心的跟蹤研究顯示,貴州草海的鉗嘴鸛種群居留期通常為3至5個月,其種群數量呈現逐年增加趨勢,2014年觀測的最高數量為602隻。另有研究認為,鉗嘴鸛進入中國西南地區屬於自然擴散,與全球暖化等環境變化沒有直接關係。 除了中國之外,鉗嘴鸛還擴散到了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國家。
物種狀態
不受全球威脅。
Photo By Manvendra Bhangui from Chennai, India , used under CC-BY-SA-2.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