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連雀
連雀屬下的一個物種, 也稱為 太平鳥 拉丁名 : Bombycilla garrulus 屬 : 連雀屬
黃連雀, 連雀屬下的一個物種
也稱為:
太平鳥
植物名: Bombycilla garrulus
屬: 連雀屬


描述

太平鳥體形中等大小,體長約在19厘米左右。本物種雄雌同形同色,成鳥額部及面部前端為栗色,向頭後部顏色逐漸變淺;額基部、眼先、眼周及眼後部有黑色紋帶,頜部亦有黑色區域;本物種枕部黑色,與貫眼的黑色區域相連結,形成環繞頭部的黑環;頭頂具細長的簇狀羽冠,這條羽冠常常覆蓋在枕部的黑色羽區上,讓人無法看到環繞頭部的黑環;上背和肩部的羽毛灰色,略沾褐色;腰部及尾上覆羽純灰色,且顏色越向尾部越深;尾羽顏色延續了尾上覆羽的灰色,但是各尾羽羽端均為寬約8毫米左右的明黃色端斑,顏色非常鮮艷,另外兩枚中央尾羽羽軸的端部紅色,但是這一特徵常常隨著羽毛的磨損而消失;翅上覆羽顏色與肩羽一致;初級覆羽端部白色,在翅上形成一道白色翅斑;初級飛羽黑色,外翈端部的顏色與尾羽端部一樣,為鮮艷的明黃色,次級飛羽羽軸特化伸長出羽片外約8毫米,形成扁片狀蠟質紅色突起;胸部為褐灰色;腹部灰色;尾下覆羽則為鮮艷的栗色。虹膜、喙和足均為近黑色的褐色。叫聲連續細弱。太平鳥體羽基色變化平緩,特殊部位顏色鮮亮,體形體態優美,外形頗為俊俏悅目。飛羽和尾羽端部的明黃色斑塊是本物種的辨識特徵,也是區分本物種和同屬近似種小太平鳥的重要特徵,後者在這些部位呈現給人們的都是鮮艷的紅色斑塊。

尺寸
16 - 21 cm
顏色
灰色
白色
壽命
13年
築巢地點
樹木
產蛋枚數
2 - 6 枚蛋
育雛期間
1 窩
育鶵窩數
13 - 14 days
孵化期
15 - 18 days
食性
雀雀主要是吃水果的人,但在繁殖季節也要消耗昆蟲。蚊子和mid是最常見的獵物,但也吃了許多其他昆蟲和一些蜘蛛。在夏季,牛痘,懸鉤子屬和加拿大水牛莓是他們飲食中的重要食物,而在繁殖季節以外,枸子,杜松,山楂,玫瑰果和蘋果則占主導地位。
棲息地
繁殖棲息地是成熟的針葉樹,通常是雲杉,儘管也可能存在其他針葉樹和闊葉樹。較開放,潮濕的區域,例如湖泊和泥炭沼澤,死樹被淹死,被用來捕食昆蟲。歐亞大陸使用低地,山谷和高地,儘管傾向於避免山區。但是,北美亞種在加拿大築巢,海拔介於900-1,550 m(2,950-5,090 ft)之間。它可以在道路,公園和花園中或在樹籬或林地邊緣找到。
食性
食蟲性


基本資料

分布區域
太平鳥廣布於古北界,繁殖區西起歐洲北部延亞歐大陸經土耳其、塔吉克斯坦等中亞國家、阿富汗、蒙古、西伯利亞直抵東端的堪察加半島,日本、朝鮮亦有本物種;在中國見於東部,北起黑龍江南直長江流域均有本物種,東南沿海的江蘇、福建亦有本物種分布,在與福建隔海相望的台灣,本物種為冬候鳥,在中國東部本物種的分布最西限達到陝西、青海一線,另外在新疆的塔里木河沿岸另有一塊分布區域可見本物種。

物種狀態
太平鳥在高大喬木的頂端築巢繁殖,它們的巢由細樹枝搭建而成,呈杯狀,內襯苔蘚、羽毛等柔軟材料;每巢產卵5-7枚,卵淡紫色具褐色條紋;孵化期約14天。 本物種未被列入中國的保護動物目錄,但受到非法鳥類貿易的威脅。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紅皮書中是近危物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