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槲啄花
Dicaeum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Dicaeum hirundinaceum 屬 : Dicaeum
槲啄花, Dicaeum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Dicaeum hirundinaceum
屬: Dicaeum

描述

澳洲啄花鳥(學名:Dicaeum hirundinaceum),是啄花鳥科啄花鳥屬的一種,分布於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全球活動範圍約為6,470,000平方公里。該物種的保護狀況被評為無危。 澳洲啄花鳥的平均體重約為9.1克。棲息地包括亞熱帶或熱帶的(低地)乾燥疏灌叢、亞熱帶或熱帶的濕潤低地林、亞熱帶或熱帶的旱林、亞熱帶或熱帶的高海拔疏灌叢、地中海型疏灌叢、乾燥的稀樹草原、河流、溪流、亞熱帶或熱帶的紅樹林和鄉村花園。

尺寸
9 cm
築巢地點
樹木
食性
槲寄生鳥是一種主要的食肉動物,主要吃槲寄生的漿果。夏季,覓食時間佔槲寄生白天活動的25%,冬季佔29%。冬季水果消耗量的增加可能與鳥類在冬季寒冷時溫度調節成本的增加有關。槲寄生果實在槲寄生鳥的飲食中占主導地位,佔覓食觀察的85%。節肢動物佔13%,其餘來自花蜜,昆蟲和其他漿果。在飲食上具有類似專業化程度的唯一已知的食肉動物是新幾內亞的Pesquet鸚鵡(俗稱鸚鵡),幾乎只以扼殺無花果為食。成為節食專家後,這兩隻鳥都生活在寄主樹冠層中發芽的寄生蟲果實上,那裡的寄生蟲果實對寄主樹枝有特定的種子放置要求,並且可以抵抗節食的非專科鳥類的食用。槲寄生植物通過長期生產少量,不起眼的果實,從而減少了專業化程度較差的散佈鳥類的機會。食肉類專科鳥類主要吃水果,因此飲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而蛋白質不足。為了增加蛋白質含量,這對於繁殖和蛻皮尤為重要,槲寄生鳥必須食用大量的槲寄生果實。
棲息地
槲寄生鳥是游牧的,在那裡運動通常是局部的,並且與槲寄生的結實有關。槲寄生鳥大多發生在森林和林地中,從乾燥的內陸到沿海雨林都由桉樹種所占主導,但由於冬季寒冷時它們呈蟲草狀,因此冬季不常出現在高海拔地區。槲寄生鳥更可能出現在樹木更大,更容易被槲寄生侵染的成熟林分中,而不是在再生區。世界各地有1300多種槲寄生,澳大利亞約有100種,在較乾燥的氣候中,常見的變種是灰色槲寄生(Amyema quandang)。所有槲寄生都有一個共同的生長形式,即通過專門的血管附著物從其寄主樹中獲取水和養分,但是由於槲寄生通過光合作用製造自己的碳水化合物,因此被稱為“半寄生蟲”。儘管在澳大利亞大陸很常見,但塔斯馬尼亞州沒有槲寄生。食用蜂蜜等不那麼專業的水果物種,其大部分蛋白質來自節肢動物。為了採購節肢動物,食蜜者冒險很遠,因此是長距離槲寄生種子傳播的渠道,而槲寄生鳥通常會集中註意力並限制其對當地槲寄生的侵染。最近的生態研究發現,槲寄生在其擴散的地區產生了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槲寄生侵染下的凋落物豐富的槲寄生葉片高周轉,動植物的生活多種多樣。此外,槲寄生灌木叢的密度及其葉子的特性使其成為鳥類休息,躲藏和築巢的涼爽安全的場所。在澳大利亞南部的一項最新研究中,據報導有217種澳大利亞樹棲鳥類築巢於槲寄生中,其中包括槲寄生鳥。
食性
食果性


基本資料

物種狀態
不受全球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