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肩鳶
Elanus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Elanus axillaris 屬 : Elanus
黑肩鳶, Elanus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Elanus axillaris
屬: Elanus
描述
黑肩鳶(學名:Elanus axillaris)是一種小型的猛禽,分布於整個澳大利亞。像黑翅鳶屬的所有成員般,牠們專門捕獵齧齒目動物。
尺寸
37 cm
築巢地點
樹木
食性
黑肩鳶主要靠進食老鼠維生。牠們有時亦會捕獵一些大小相當的動物,包括草蜢、小型的爬行動物、鳥類甚至是兔子(非常少數)等,但鼠和其他大小跟鼠差不多的哺乳動物佔牠們所有捕獵對象的十分之九。牠們對鼠數量的影響極為重要:每一隻成年的黑肩鳶在環境許可下可以每天吃下兩到三隻鼠,而一隻雄性的黑肩鳶可在一小時之內捕獵不少於14隻鼠並帶回巢,讓自己羽毛初長的雛鳥進食。 像其他黑肩鳶屬的成員般,黑肩鳶會在草原上尋找捕獵的對象。在捕獵時,牠們一般會在空中盤旋。一般來說,鳶都會在10到50米以內的上空盤旋,仔細地往下看,這以後的數秒或有時一分鐘,牠們會飛到另一地方,再度盤旋,進行搜索。 當黑肩鳶看到一隻鼠或其他獵物時,牠們就會一聲不響地降到獵物頭上,翅膀高舉,用爪抓緊獵物。牠們約有三分之二的攻擊是成功的。牠們可以在途中吃掉獵物或把獵物帶回巢。
棲息地
黑肩風箏可能是久坐的或游牧的,通常在空曠的草原或山谷中發現,那裡散落著成群的樹木,可以從空中進入草叢或地被植物,範圍從30厘米至1.5 m(1-3英尺) )高。除了原生草原,它們還可以在牧場,穀類或蔬菜作物和葡萄園上覓食,通常集中在最近收穫或耕種的地區,因此使獵物更加暴露。在城市地區,在荒地,不規則割草的地區,運動場,高爾夫球場或草叢中的路邊的城鎮邊緣遇到它們。他們還獵捕沿海沙丘和乾燥的沼澤地,但要避開森林,裸露或多岩石的土地等茂密覆蓋的地區。它們的數量在乾旱和洪水期間波動,並且可以響應於老鼠數量的突然增加而具有破壞性。距離最遠的帶狀恢復是從南澳大利亞的紅岸地區到三年半後的新南威爾士州東部的利思高,距離為1,073公里(667英里)。儘管在澳大利亞各地都有報導,但它們最常見於大陸相對肥沃的東南角和西南角以及昆士蘭州東南部。它們在沙漠深處和乾燥地區(例如約克角西部或北領地)很少見,偶爾會造訪塔斯馬尼亞州北部,金島和托雷斯海峽群島。
食性
肉食性
基本資料
行為
黑肩風箏通常是單獨或成對狩獵,儘管那裡的食物豐富,但它們以小型家庭出現,在打擾時可能是鬆散的群居動物,據報導多達70隻鳥在老鼠瘟疫中一起覓食。它們像其他伊蘭種一樣在公共棲息。當食物不足時,它們是領土。人們認為“尾巴甩動”的做法是,在著陸時,甩尾並放低尾巴,並不斷重複運動,這可能是一種領土展示。
分布區域
雖說黑肩鳶分布於幾乎整個澳洲,但其實牠們主要還是分布於澳大利亞大陸東南和西南部相對較肥沃的地方。牠們鮮少進入沙漠深處,在北塔斯馬尼亞和托列斯海峽見到牠們純屬偶然。牠們主要生活在草原,但是亦可在樹林中找到牠們。
物種狀態
總體而言,歐洲人對澳大利亞的佔領通過土地清理和農業灌溉以及穀物收割和儲藏實踐,使黑肩風箏受益,這為大量老鼠提供了合適的條件。由於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且種群數量不斷增加,因此在《 IUCN瀕危物种红色名錄》中被列為“最不關注”。在澳大利亞西南部,它已成為麥帶中最常見的猛禽之一。根據猛禽研究員斯蒂芬·德布斯(Stephen Debus)的說法,該物種在澳大利亞使用滴滴涕期間並未遭受蛋殼變薄的影響,儘管他認為老鼠瘟疫期間使用的殺鼠劑或蝗災期間使用的殺蟲劑可能導致中毒。綿羊和兔子數量高的地區的人口可能減少,因為這些動物會壓實土壤並減少小鼠的可用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