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
鶴屬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Grus japonensis 屬 : 鶴屬
丹頂鶴, 鶴屬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Grus japonensis
屬: 鶴屬
Photo By Alastair Rae , used under CC-BY-SA-2.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描述
尺寸
1.5 m
顏色
黑色
紅色
白色
築巢地點
地面
食性
丹頂鶴具有高度雜食性的飲食,儘管飲食偏好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他們吃米飯,歐芹,胡蘿蔔,紫荊花,橡子,蕎麥和各種水生植物。飲食中的動物包括魚類,包括鯉魚和金魚,兩棲動物,尤其是sal,蝸牛,螃蟹,蜻蜓,小爬行動物,蝦,小哺乳動物(如囓齒動物)和小鳥(如小鴨)。他們似乎更喜歡肉食性的飲食,儘管大米對於日本越冬的鳥類來說是生存所必需的,草種子是另一重要的食物來源。雖然所有的起重機都是雜食性的,但根據Johnsgard的說法,當今兩種最常見的起重機物種(沙丘鶴和普通起重機)是最食草的物種,而兩種最稀有的物種(紅冠和百褶鶴)也許是最食肉的物種。當以植物為食時,丹頂鶴表現出對粗蛋白含量高而粗纖維含量低的植物的偏愛。他們通常將頭靠近地面,在遇到可食用的東西時將喙刺入泥土中進行覓食。當捕獲魚或其他濕滑的獵物時,它們會向外張開脖子,從而迅速擊打,這種進食方式類似於蒼鷺。儘管動物獵物可以被整個吞噬,但丹頂鶴經常抓住它們的喙並劇烈搖動,將它們撕碎,吃掉它們,從而撕毀獵物。大部分覓食發生在潮濕的草原,耕地,淺水河或湖岸上。
棲息地
在春季和夏季,丹頂鶴的遷徙種群在西伯利亞(俄羅斯東部),中國東北,有時在蒙古東北部(即蒙古達古爾嚴密保護區)繁殖。繁殖範圍集中在中俄邊界的漢卡湖。通常,起重機會產下兩個雞蛋,只有一個能倖存。後來,在秋天,他們成群遷徙到朝鮮半島和中東部,度過了冬天。台灣也有流浪者的記錄。除了遷移人口外,在日本北海道東部還發現了一個常住人口。該物種築巢於濕地和河流中。在越冬範圍內,它們的棲息地主要由稻田,草灘和泥灘組成。在平地上,鳥類以水生無脊椎動物為食,在寒冷,下雪的條件下,鳥類轉為主要生活在稻田的稻穗上。
食性
雜食性
遷移概述
在日本,丹頂鶴的人口大多數是非移民的,北海道的種族僅向越冬地移動了150公里(93英里)。只有大陸人口經歷長途遷移。他們於2月春季離開冬季,並於4月在領土上建立。秋天,他們在10月和11月離開繁殖區,到12月中旬完全遷徙。
基本資料
分布區域
物種狀態
丹頂鶴是大型涉禽,在濕地環境中屬於食物鏈的上層,是濕地生物多樣性的關鍵種。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把生活在釧路濕地的丹頂鶴稱為「濕地之神」。目前它們面臨的威脅主要有: 棲息地的破壞。在中國東北和遠東地區人類活動對濕地的破壞在1960年代以後急劇加重,對濕地的圍墾不僅侵占了原有的棲息地,還使原本連通的水系阻斷,再加上近些年遠東地區氣候乾旱化趨勢明顯,水域面積縮小嚴重。人類活動引入的污染也威脅著丹頂鶴的生存,此外如燒荒等開墾方法,對丹頂鶴的巢材和掩蔽處毀壞嚴重,致使其分布更為狹窄。 偷獵:由於自古東亞地區對丹頂鶴就有著對其羽毛和器官的需求,獵殺就難以避免。雖然近些年隨著保護法規的建立,直接的獵殺很少發生,但是投毒用來獵捕其他水禽的方法,已成為丹頂鶴的重要死因。 目前,丹頂鶴是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紅皮書中是瀕危物種,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中列入附錄一。 日本在1935年指定丹頂鶴及其繁殖地為天然紀念物,1952年指定「釧路的丹頂鶴」為特別天然紀念物,1967年指定全國各地域的丹頂鶴為特別天然紀念物,1993年指定丹頂鶴為稀少野生動植物種。
Photo By Alastair Rae , used under CC-BY-SA-2.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