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兀鷲
Gyps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Gyps himalayensis 屬 : Gyps
高山兀鷲, Gyps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Gyps himalayensis
屬: Gyps
描述
高山兀鷲(學名:Gyps himalayensis)為鷹科兀鷲屬的鳥類。在中國大陸,分布於甘肅、青海、寧夏、四川、雲南、西藏、新疆等地,多棲息於禿山的峭壁凸出處以及開闊的稀樹草原。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阿富汗和喜馬拉雅山脈。 猛禽作為生態系統中的頂級消費者,位於食物鏈最重要的一環,對維持生態平衡有一定的作用,具有較高的生態和間接經濟價值(許維樞,1995;高瑋,2002)。新疆有各種猛禽約52種,是中國猛禽種類最多的地區(馬鳴,2011)。從某種意義上說,高山兀鷲(Gyps himalayensis)是中國特有物種,周邊國家比較罕見。分布區海拔2500m(天山)~5500m(青藏高原),是地球上飛的最高的猛禽,可超越珠穆朗瑪峰的高度。在人們心目中,兀鷲是非常神秘的大型高原猛禽,除了食腐習性及讓人驚異的「天葬」故事,人們對其生活史竟然一無所知。中國國內關於鷲類的研究,較早見於張孚允和楊若莉(1980)、葉曉堤(Ye,1991)和才代等(1994),主要涉及禿鷲(Aegypius monachus)與胡兀鷲(Gypaetus barbatus)的生存狀況和保護生物學,而關於高山兀鷲繁殖與行為可查閱文獻甚少(趙正階,1995;許維樞,1995;高瑋,2002;Lu et al, 2009;MaMing et al. 2013)。2012-2014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下,中科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馬鳴項目組開展了新疆天山高山兀鷲繁殖生態調查,初步獲得一些生物學基礎資料。 對中部天山的7個地點14個巢區的調查表明,高山兀鷲喜歡集群營巢,有相對固定的定居點(夜棲地)。每個巢區繁殖對在5~16窩之間,海拔2500~3200m(表1)。最長的A區有巢山體綿延起伏,長達7.3 km,窩間距最近達7 m,多數喜歡在向陽的南坡營巢(85%)。A巢區與較近的B巢區距離約47 km。繁殖周期從1-3月營巢期,2-4月產卵期(岔開時間),4-6月孵化期(至幼鳥出殼),一直到7-9月幼鳥飛出,育雛期時間長達3-4個月,最長可達5-6個月(3月出殼,至9月飛離),持續時間較長。 高山兀鷲(Gyps himalayensis)天性溫和、木訥,它們雖然屬於猛禽,卻非常另類,從來不殺戮活物,備受佛教徒敬仰,被世人稱之為自然界的清道夫(scavenger)——盡職盡責履行一個神聖而崇高的工作(Lu et al. 2007;MaMing et al. 2013)。 高山兀鷲是中國新疆天山最大的猛禽,體長90-120cm,翼展280-300cm,體重可以達到12kg(Ferguson-Lees and Christie 2001)。因為天山持續幾十年的過度放牧、全民投放毒餌滅殺鼠類(如防止旱獺傳播鼠疫)、山區採礦泛濫、盜獵和撿蛋,繁殖棲息地遭到嚴重破壞,大型鷲類種群數量銳減。在中國,很少有人觀察到高山兀鷲的繁殖及其育雛過程,研究大型食腐屍猛禽者更是寥寥無幾(Ye,1991),缺乏文獻資料。2012年8-10月和2013年3-10月,我們有機會在天山中部(42°30'-44°30' N,84°00'-88°00'E)花費120多天時間開展野外考察,採取訪問及路線調查的方法(Hardey et al. 2007),尋找到7個地點(縣區)、大約14個繁殖巢區。通過設置於巢穴內的4台微型自動照相機(設定每5秒鐘拍攝一張)和1台微型攝像機(GoPro HERO 3),累計在4個巢區的8個巢穴里拍攝到1100分鐘的錄影資料和11萬張圖片,首次從中觀察到了一些育雛和幼鳥生長的細節。並對兀鷲繁殖中的諸多問題和疑慮,闡述我們的認識和觀點(MaMing et al. 2013)。 Ma Ming, Dao Caiwujiap, Xu Guohua, Shan Jiap et al. 2013. Why are juvenile Himalayan Vultures Gyps himalayensis in the Xinjiang Tien Shan still at the nest in October? BirdingASIA, 20: 84-89.
尺寸
1.5 m
築巢地點
峭壁
食性
喜馬拉雅禿ul棲息在岩壁上,最喜歡的地方顯示出定期排便時出現白色痕跡。它們往往不會在海拔1215 m(3986 ft)以下的範圍內。喜馬拉雅禿often經常在岩石上曬太陽。它們的熱量飛漲,無法持續撲動。羊群可能跟隨放牧者上山尋找死亡的動物。這種禿鷹在屍體上下降時發出刺耳的聲音,在棲息地或以腐肉為食時會咕gr或嘶嘶作響。據記錄,它們只吃腐肉,即使腐爛也吃掉。在青藏高原,他們的飲食中有64%來自死dead牛(Bos grunniens)。他們以死屍為食,有時在死動物附近等待幾天。他們不喜歡其他禿鷹容易食用的內臟,而通常只吃肉的部分。從歷史上看,喜馬拉雅禿鷹經常以天體墓地遺留的人體屍體為食。該物種在其他食腐動物方面頗具爭議,在腐肉中通常主導其他食肉動物,儘管它對灰狼(Canis lupus),雪豹(Panthera uncia)和屍體灰黑色的禿鷹有幫助。據報導,在一個大型聚會中,這些禿鷹可以在30分鐘內剝去人類或綿羊的所有肉的and體,並在大約120分鐘內剝去牛的do體。觀察到喜馬拉雅禿feeding以鬆針為食,這是一種無法解釋的行為,無法獲得營養。
食性
食腐
基本資料
分布區域
喜馬拉雅山禿鷹主要生活在喜馬拉雅山,帕米爾高原,哈薩克斯坦和青藏高原的較高地區,繁殖範圍的西北邊界在阿富汗,南部邊界在不丹。然而,幼鳥可能會分散到更南端,泰國,緬甸,新加坡和柬埔寨都記錄了流浪者。
物種狀態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等級: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