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高蹺鴴
長腳鷸屬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Himantopus novaezelandiae 屬 : 長腳鷸屬
黑高蹺鴴, 長腳鷸屬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Himantopus novaezelandiae
屬: 長腳鷸屬


描述

黑長腳鷸(學名:Himantopus novaezelandiae,毛利語:Kakī)是一種反嘴鷸科中的大形涉禽,是紐西蘭的特有種。成鳥約40厘米長。牠們的足紅色而且相當長,並有一個黑色長而薄的喙及獨有的混身黑色的羽毛。亞成鳥則有白色的胸、頸及頭羽,唯獨眼睛附近有黑色的羽色。 從有紀錄開始其數目一直劇減,由過千隻到1981年達紀錄性的23隻成鳥。量身訂造的保育運動令其數量回復至相對健康的數目,但由於族群數目前仍未達致自行繁衍的階段,因此IUCN仍將此種列為極危物種,表示其滅絕的威脅仍然未除。

尺寸
40 cm
顏色
黑色
白色
築巢地點
地面
棲息地
儘管黑高蹺目前僅在南島的辮狀河系中繁殖,但化石骨顯示,在人類到達之前,黑高蹺曾在霍克斯灣狹窄的灌木叢溪流和北坎特伯雷的森林包圍的濕地湖中發現。在19世紀,他們在北島中部和東部以及南島大部分地區(除峽灣地區)的河床和濕地繁殖。
食性
水生無脊椎動物食性


基本資料

分布區域
在19世紀,他們在北島中部和東部以及南島大部分地區(除峽灣地區)的河床和濕地繁殖。直到1940年代後期,它們在南坎特伯雷和中奧塔哥地區仍然很常見,築巢活動發生在1964年晚期。在中奧塔哥地區,目前只有在高腳的懷塔基河水系中才繁殖出黑色高蹺。
物種狀態
儘管進行了20年的強化保護,黑高蹺仍然是涉禽的最稀有物種之一,也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類之一。種群數量在1940年代可能有500–1000只,但在1950年代開始迅速下降,1962年只統計了68只成年鳥類。集約化管理始於1981年,當時數量已下降到23只。到1984年,野外有32只成年人,到1992年增加到52只(另外32只被圈養)。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