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static/name/2aae84284211a8c17def52320e6400d6/website/img/icon/icon_search@2x.png)
紫腰花蜜鳥
Leptocoma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Leptocoma zeylonica 屬 : Leptocoma
紫腰花蜜鳥, Leptocoma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Leptocoma zeylonica
屬: Leptocoma
![紫腰花蜜鳥 (Leptocoma zeylonica)](/wiki-image/1080/153857380830937133.jpeg)
![](/wiki-static/name/2aae84284211a8c17def52320e6400d6/website/img/icon/field_icons/icon_description@3x.png)
描述
![](/wiki-static/name/2aae84284211a8c17def52320e6400d6/website/img/icon/icon_arrow_description@3x.png)
台灣罕見的紫腰花蜜鳥體型迷你,以花蜜為主食,偶也捕食昆蟲。雄鳥羽色鮮艷,雌鳥上為橄欖色、下為黃至淺黃色。全年繁殖,雌鳥以蜘蛛網與植物纖維築巢。花朵過深難探入時會刺穿花根部吸蜜。
尺寸
10 cm
築巢地點
樹木
食性
食蜜性
![](/wiki-static/name/2aae84284211a8c17def52320e6400d6/website/img/icon/pic_download@3x.png)
![](/wiki-static/name/2aae84284211a8c17def52320e6400d6/website/img/icon/field_icons/icon_general_spieces@3x.png)
基本資料
![](/wiki-static/name/2aae84284211a8c17def52320e6400d6/website/img/icon/icon_arrow_description@3x.png)
行為
它們全年繁殖,可能有兩個育雛,但主要在季風期間。巢是由精細的植物纖維,蜘蛛網組成,並在地表上散佈著地衣,樹皮,飛種子和其他材料。儘管雄性可能會與她並排飛行,但巢是由雌性單獨建造的。巢內襯有柔軟的纖維,例如絨毛覆蓋了Calotropis的種子。巢位於分支的末端,入口通常面對灌木叢。有時可能會在建築物附近或露天門廊附近築巢。雌性在產卵前幾天在晚上呆在巢中。離合器由兩個卵組成,卵通常為卵形,淡綠色和白色,帶有斑點和條紋,在寬闊端變得更密。有時,雞蛋也可能是沒有標記的純灰色。收集蜘蛛網時,通常會在房屋的窗戶上看到它們,有時它們有時也最終會敲打窗戶,可能是由於他們自己的反射。雞蛋通常在早晨產下。雄性和雌性均孵化卵。潛伏期從14天到16天不等。雛雞在約17天內飛起來,並繼續由雄性餵食幾天。上一族的幫手,雌性或可能的少年有時可能會幫助父母餵養年輕人。舊巢有時會被重用。燕窩被灰腹杜鵑寄生的案例是眾所周知的。在一個案例中,杜鵑是由成年的太陽鳥和成年的普通花鳥餵養的。它們對許多植物的花朵進行授粉,例如布魯吉耶拉,伍德福德,哈梅利亞和灰泥。它們在覓食花蜜時往往會棲息,並且不會像Loten的太陽鳥一樣盤旋。已經註意到,它們保持特殊的撓性柱,以除去花粉和花蜜粘在頭上的現象。當花朵太深而無法探測時,它們有時會刺穿花朵的根部並搶奪花蜜,這是一種被稱為“花蜜盜竊”的動作,因為花的主要目的是阻止授粉媒介。他們有時會造訪開闊的農地,並採摘葉蟬散發的蜜露。 Sunbird可能會沉迷於露水沐浴,或通過滑落在大葉子上收集的雨滴而沐浴。像大多數鳥類一樣,它們的血液中含有特定的原生動物物種。從果阿的一個標本中已經描述了一種雷莫氏產血弧菌,但這種瘧疾狀原生動物的鑑定和分類定位存在爭議。
分布區域
紫色的太陽鳥是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國的常駐繁殖者。它被發現在西面的古吉拉特邦(可能是最近的擴張),並延伸到東部的阿薩姆邦(海拉坎迪)或梅加拉亞邦。來自緬甸的記錄尚不確定。該物種存在於各種樹木棲息地中,包括灌木叢和耕作,通常在茂密的森林中不存在。
物種狀態
不受全球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