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面琵鷺
琵鷺屬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Platalea minor 屬 : 琵鷺屬
黑面琵鷺, 琵鷺屬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Platalea minor
屬: 琵鷺屬
Photo By Charles Lam , used under CC-BY-SA-2.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描述
有琵琶的大嘴是琵鷺類鳥類共有的特徵,而黑面琵鷺是六種琵鷺種體型最小者。黑面琵鷺長的很像可能混群的白琵鷺,但與白琵鷺比較,黑面琵鷺的體型稍小一點(也是琵鷺家族中體型最小的),且面部黑色裸露皮膚延伸至眼睛後方。腳黑色。繁殖期時,黑面琵鷺的冠羽和胸前的羽毛有明顯的黃色。亞成鳥喙部顏色較淺,較小且表面較為平滑,初級飛羽末端外緣及飛羽羽軸皆呈黑色。雛鳥羽色全白,色澤比亞成鳥淺。 體型: 全長(從嘴尖到尾巴末端的長度) :74~85厘米 翼展(雙翼張開的長度):約 110 厘米 站立高度:50~60 厘米 體重:約 1·46公斤至2·05公斤 四趾(半蹼):約 25~30 厘米0~142 厘米。 羽色:主要以白色為主,展翼寬度約 130~142 厘米。 繁殖期(每年一月底至三月間)時成鳥的頭部和胸前會開始長出黃色的繁殖羽
尺寸
58-76 cm (23-30 in)
食性
水生無脊椎動物食性
基本資料
分布區域
該物種的全球種群很可能基於1988-1990年在所有已知地點進行的冬季種群計數。這個數字估計只有288個人。截至2006年,在持續的保護努力下,估計全球人口已增加到1,679 [1]; 2008年的人口普查估計總共有2,065個人[2]; 2010年的人口普查報告了2,346 [3]。朝鮮已知的本地化種群不超過30羽。但是,據信還有另一個迄今尚未發現的殖民地,它提供了區域人口的穩定,據推測可能位於中國東北。例如,在遼寧的島嶼上(靠近韓國的嵌套區)。由於黑臉琵鷺是候鳥,因此對它們的保護基於對它們的繁殖,“停留”和越冬場的保護,因此保護工作變得複雜。但是,琵鷺能夠適應大規模的干擾。儘管已經做出了一些模擬氣候變化影響下的人口發展的嘗試,但該物種的確切分佈仍不清楚。
物種狀態
黑面琵鷺於中國大陸、澳門、香港、台灣、日本、越南、泰國等地越冬(當中台灣為世界最大度冬區。其中,臺灣占全世界數量約六成(迄2020年),而臺南地區原以曾文溪口總數佔臺灣的9成,促使當地設有台江國家公園等保護區。近年學甲區農會所設立的「學甲溼地生態園區」,於2011年首度發現黑面琵鷺蹤影,該年度最高紀錄出現將近200隻成鳥。 黑面琵鷺主要繁殖於朝鮮半島,然而也有紀錄表示也在中國大陸東北方繁殖。黑面琵鷺約在三至四歲達到性成熟。繁殖季(約五月至七月)期間,雄鳥飾羽會弄得蓬鬆並發出低沉聲音吸引雌鳥。習慣於荒島的岩壁上築巢,伴侶間會相互理羽,有助於增進雄鳥與雌鳥間的感情,並會持續至雌鳥產完所有卵為止。 在台灣台南市,蒼鷺常常被認為是黑面琵鷺即將抵達的徵兆,可能是因為蒼鷺前來度冬的時間與黑面琵鷺相當接近的緣故。 1988年,香港鳥類學家暨香港觀鳥會負責人之一 Peter R. Kennerley 致函中華鳥會,希望協助提供台灣黑面琵鷺的資料;兩年後,他發表了第一份正式的黑面琵鷺統計報告〈A review of the status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Black-faced Spoonbill〉,報告中表示全世界黑面琵鷺數量僅剩288隻,引起國際間許多關注。而後,許多有黑面琵鷺棲息(包含繁殖及越冬)的國家開始進行統計該鳥類的數量;1997年,香港生態顧問公司負責人戴名揚(Thomas D. Dahmer)將黑面琵鷺的統計範圍擴大至當時已知的整個度冬區,並號召全球的觀察者於每年一月下旬同步進行調查,首次普查僅記錄到535隻,爾後大抵有增加趨勢。2003年,香港觀鳥會開始接手族群的統計工作。以下為1997年至今的調查紀錄。 黑面琵鷺族群的數量下降,主要來自棲息地遭到破壞、人為干擾和全球暖化,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李壽先曾以分子遺傳學研究,推測黑面琵鷺的數量原本至少有上萬隻。而學者普遍相信,對黑面琵鷺造成負面影響的原因主要是由於棲地遭到破壞且受到汙染,以及人為干擾,尤其 2002 年底於台灣發生的黑面琵鷺肉毒桿菌集體中毒事件,更對黑面琵鷺的保護產生極大的傷害;因此近年許多保育人士發起保育黑面琵鷺的活動,也出現許多生態保護區,使黑面琵鷺的數量目前逐漸回升。 黑面琵鷺的保護程度包括: IUCN瀕危等級:EN C1+2b,生效年代:2003年 IUCN瀕危等級:受威脅,生效年代:1996年 中華民國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第一類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生效年代:1992年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生效年代:1989年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瀕危,生效年代:1996年 日本環境省滅危懼 IA 類 韓國天然紀念物 台灣渡冬棲地分布 渡冬地點多在在海岸附近地區,例如河口、潟湖、海埔地、鹹水沼澤、紅樹林等地。 主要分布:七股潟湖、魚塭區、曾文溪口海埔地、另外還有學甲急水溪畔濕地。另外可見於許多其他濕地裡,但是出現數量均不多,停留時間也不長。 位處急水溪畔的「學甲溼地生態園區」,自2011年開始至今,每年可觀察到前來棲息的黑面琵鷺都在200隻以上,最高紀錄曾達到428隻。 花蓮已連續3年發現黑面琵鷺停留,2013年有5隻在花蓮度冬停留1個多月,而2011年有1隻黑面琵鷺、1隻白琵鷺。
Photo By Charles Lam , used under CC-BY-SA-2.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