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鸊鷈
  Poliocephalus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Poliocephalus rufopectus  屬 :   Poliocephalus    
  紐西蘭鸊鷈, Poliocephalus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Poliocephalus rufopectus 
  屬:  Poliocephalus 
 
  Photo By silversea_starsong , used under CC-BY-NC-4.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描述
 新西蘭有深褐色的羽毛,黑色的小頭,細的銀色羽毛,黑色的尖嘴和特徵性的黃色眼睛。它長到約29厘米,重約250克。非繁殖個體的羽毛較淺,雌性個體比雄性個體更輕,更小且體長略短。 
    尺寸 
  30 cm 
    築巢地點 
  漂浮物 
  食性 
  它們的飲食主要包括水生昆蟲及其幼蟲,以及小型軟體動物,例如淡水蝸牛。有時也會食用較大的獵物,例如魚和淡水小龍蝦。因此,他們的頭目短而尖,適合他們主要的無脊椎動物飲食。他們在潛水和在水下覓食或在水面採摘它們的獵物。 
    棲息地 
  這種族主要棲息在淺水淡水湖,池塘和庇護所入口。目前,它主要分佈在北島,分佈在西海岸從北開普省到普基科赫,從塔拉納基南部到帕拉帕拉烏姆的沿海湖泊,以及火山高原,吉斯伯恩,霍克斯灣和懷拉拉帕。該物種以前也存在於南島的低地湖泊中,但由於不明原因在19世紀迅速下降-南島的最後一次常規繁殖記錄是1941年。2012年,一對在塔卡卡附近繁殖這是最近歷史上的第一次。 
    食性 
  食魚性 
 基本資料
行為
 這些淡水潛水鳥通常只在夜間飛行,而白天則經常在水中發現它們,在水面游泳並經常潛水覓食。因此,如果他們有危險或在白天受到干擾,他們不會乘飛機逃跑,而是游泳或潛水。在秋季和冬季,它們被發現形成雞群,而在繁殖季節,它們大多成對一夫一妻制。它們對入侵者表現出侵略性的領土行為,否則,無聲的物種在整個繁殖季節和處於危險中時都會發出簡短的呼叫。 
   分布區域
 這種族主要棲息在淺水淡水湖,池塘和庇護所入口。目前,它主要分佈在北島,分佈在西海岸從北開普省到普基科赫,從塔拉納基南部到帕拉帕拉烏姆的沿海湖泊,以及火山高原,吉斯伯恩,霍克斯灣和懷拉拉帕。該物種以前也存在於南島的低地湖泊中,但由於不明原因在19世紀迅速下降-南島的最後一次常規繁殖記錄是1941年。2012年,一對在塔卡卡附近繁殖這是最近歷史上的第一次。 
   物種狀態
 該物種是新西蘭特有的物種,如今僅在北島發現。 1994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新西蘭格里布歸為瀕危物種,但由於包括棲息地管理在內的保護行動,其種群最近增加到約1900-2,000只,並於2016年被重新歸類為瀕臨滅絕的鳥類。人工棲息地,包括為蓄水供應而形成的農場水壩和池塘,增加了部落的居住面積。因此,儘管人口仍然很小,但人們認為它不再處於下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