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白臉角鴞
Ptilopsis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Ptilopsis granti 屬 : Ptilopsis
南方白臉角鴞, Ptilopsis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Ptilopsis granti
屬: Ptilopsis

描述

南部白面角鴞(Ptilopsis granti)是鴟鴞科中相對較小的鴞。 它原生於非洲南部一半地區。 它曾被認為是北部白面角鴞(P. leucopsis)的一個亞種,但現在普遍被視為獨立的物種。 體長22-28厘米(8.7-11.0英吋),體重185-220克(6.5-7.8盎司)。 上部呈灰色帶有黑色條紋,肩wing 則有白斑。 下身是白色帶黑色條紋。 臉部是白色的,帶有黑色邊框和黑色包圍著大的橙色眼睛。 頭部有兩個帶有黑色尖端的短“耳”狀羽毛。 幼鳥的臉是灰色的。 北部白面角鴞通常較淡且較褐色,在下方條紋較少。 它們的叫聲是一系列快速,冒泡般的咟咟聲。 它夜晚發出並經常重複。 繁殖季節時,這些快速、刺耳的音符後接著一聲較長且更高音調的咟咟聲,常在一對鴞一起唱歌時使用。 北部白面角鴞具有非常不同的兩音調叫聲。 分佈範圍從加蓬向東延伸到肯尼亞南部,向南延伸到納米比亞和南非北部。 棲息於熱帶草原和乾燥林地。 通常獨居或成雙出現。 主要捕食大型昆蟲,偶爾也會捕食小型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 卵通常放在另一隻鳥的舊巢中。 一窩通常有兩到三枚卵,孵化約30天。 幼鳥約於孵化後一個月離巢。
尺寸
24 cm
築巢地點
樹木
食性
食蟲性


常問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