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極企鵝
  Pygoscelis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Pygoscelis antarcticus  屬 :   Pygoscelis    
  南極企鵝, Pygoscelis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Pygoscelis antarcticus 
  屬:  Pygoscelis 
  Photo By Ivancillo18 , used under CC-BY-SA-3.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Photo By Ivancillo18 , used under CC-BY-SA-3.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描述
 
  頰帶企鵝(學名:Pygoscelis antarcticus)是一種生活在南桑威奇群島、南極洲、南奧克尼群島(英語:South Orkney Islands)、胡克角(南設得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布韋島、巴勒尼群島(英語:Balleny Islands)和彼得一世島等地的企鵝。其頭部下面有一條黑色的紋帶,使牠們看上去好像在戴著盔帽一般,故又稱帽帶企鵝,亦因為牠們有這些特徵,牠們成為了最容易被辨認的企鵝之一。牠們身長60-70公分,全球迄今為止共有7,500,000對有繁殖能力的南極企鵝。成年的南極企鵝平均重約4.5公斤。牠們主要以磷蝦、蝦和魚類為食。  
 
    
  尺寸 
  77 cm 
    築巢地點 
  地面 
  食性 
  南極企鵝的食物包括小型的淺水生活動物、磷蝦、小型的魚類和其他水生的甲殼類動物。牠們是岸邊的掠食者,常會在浮冰上覓食,當然牠們亦偶爾會在遠岸的海洋出現。牠們喜歡在離自己繁殖地不遠的地方掠食。牠們主要集中在半夜或正午來潛水覓食,而每一次潛下去一直也不會維持多於一分鐘,也鮮少深逾200呎。跟大部分的企鵝一樣,南極企鵝用其鰭狀肢划水前進,時速可達32.5公里。在陸上,南極企鵝以腹著地滑動前進,以腳部和鰭狀肢作推進。在攀爬斜坡或離開水面時,牠們會用四肢來作推進。  
 
    
  食性 
  食魚性 
  
  
 基本資料
 
 行為
分布區域
 下巴企鵝具有極極分佈。它們在南極洲,阿根廷,布韋島,智利,福克蘭群島,法國南部領地以及喬治亞州南部和南桑威奇群島中繁殖。在新西蘭,聖赫勒拿島和特里斯坦·達庫納群島以及南非發現了無業遊民。 
   物種狀態
 下巴企鵝的全球人口估計至少有800萬。儘管人們認為它總體上正在減少,但它的種群並沒有嚴重分散,在許多地方,它正在增加或穩定。下巴企鵝主要受到氣候變化的威脅。在其範圍的幾個部分中,氣候變化會降低磷蝦的豐度,這可能會使繁殖的成功率降低。例如,2019年對大象島繁殖地的一次考察顯示,在不到五十年的時間內人口減少了50%。其他潛在威脅包括火山事件和人類捕撈磷蝦。該物種正在採取多種保護措施。長期對其居住的多個區域進行監視。提議的未來保護行動包括對其種群,範圍和行為進行更多的監視和研究。由於其範圍廣,種群大,該物種被列為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中最受關注的物種,此前曾在2004年至2012年對五種狀態進行過評估,並於1988年至2000年進行過三項評估為“未知”。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