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歌鶇
鶇屬下的一個物種 拉丁名 : Turdus philomelos 屬 : 鶇屬
歐歌鶇, 鶇屬下的一個物種
植物名: Turdus philomelos
屬: 鶇屬
Photo By DickDaniels , used under CC-BY-SA-3.0 /Cropped and compressed from original
描述
歐歌鶇長20-23.5厘米及重50-107克。兩性相似,背部呈褐色,下身呈奶白色或淺黃色,有黑色的斑點。翼底及喙呈黃色,腳是粉紅色的。牠們上身的顏色由瑞典至西伯利亞逐漸變冷色系。雛鳥像成鳥,但背上及翼底有淺黃色或橙色的斑紋。 最像歐歌鶇的物種是白眉歌鶇,但牠們的眉是白色,兩側紅色。槲鶇較大,尾巴呈白色;寶興歌鶇雖然羽毛相似,但面上有黑色斑紋,而且分布地也不重疊。 歐歌鶇的叫聲短而尖銳,遷徙時會發出薄而高音的叫聲。警報聲會隨著危險而變得短及刺耳。雄鳥在樹上、天台或其他高位的叫聲是清晰的歌聲。在埃利安錫爾的群落一般會在2月至6月間發出這種叫聲,而其他亞種則要到11月至7月才發出這種叫聲。牠們是叫聲最大的鳥類之一。 雄鳥的歌聲可以多達100種劇目,大部份都是由父母處及鄰近的鳥類抄來。模仿聲包括人造的電話聲,牠們也會重覆飼養鳥類的叫聲,如白臉樹鴨。
尺寸
23 cm
壽命
14年
食性
歐歌鶇最早於12000年前被捕獵作為食物,在《奧德賽》也有記載。在地中海一直至今也有捕獵牠們,但並非牠們在某些地區真正減少的原因。 在西班牙仍然有用粘鳥膠來捕捉歐歌鶇。於2003年及2004年,歐盟嘗試禁止這種捕獵方法,但不成功。
棲息地
鵝口瘡通常在森林中築巢,灌木叢中灌木叢叢生,灌木叢叢生,灌木叢叢生。島嶼亞種T. p。 hebridensis在更開放的國家(包括歐石南叢生)中繁殖,在鵝口瘡的歐亞山脈以東,主要的亞種被限制在茂密的針葉林邊緣。在集約化耕種地區,農耕方式似乎使耕地不合適,花園是重要的繁殖地。
食性
雜食性
基本資料
行為
歐歌鶇並不經常聚居,有時在冬天或環境適合覓食時才會走在一起,也有可能與烏鶇、田鶇或白眉歌鶇一起生活。牠們傾向回到同一過冬的地區。 歐歌鶇是一夫一妻制的。在會遷徙的地區,雄鳥回到繁殖地後會重新設立地盤及開始唱歌;而在其他地區,雄鳥會全年留在自己的地盤,間中唱歌,但雌鳥可能會自行設立過冬的地點,直至於初春時配對在一起。 在遷徙時,歐歌鶇主要在夜間展開旅程,並採取直接及強烈的飛行行動。牠們會以鬆散的小群橫渡海洋,並經常互相呼叫保持聯繫。在較北部的歐歌鶇會於4月至8月進行遷徙,而大部份的因路程較短,則會在9月至12月中旬才南下。惡劣的氣候可以使牠們遷徙得更遠。回程的時間各有不同,如在地中海的是約在2月中旬,而瑞典北部及西伯利亞中部的則會在5月。在格陵蘭、多個大西洋島嶼及西非曾發現一些離群的份子。
分布區域
歐歌鶇在大部份歐洲地區(但不包括大部份伊比利半島、義大利低地或希臘南部)、經烏克蘭及俄羅斯至貝加爾湖繁殖。牠們在挪威分布至北緯75°,但在西伯利亞卻只達北緯60°。從斯堪地那維亞、東歐及俄羅斯而來的歐歌鶇會到地中海、北非及中東過冬,但在西部的只有一些會離開自己的地方。 指名亞種於1860年及1880年由馴化協會引入到紐西蘭及澳洲。歐歌鶇在紐西蘭快速適應及擴展至周邊的島嶼,如克馬德克群島、查塔姆群島及奧克蘭群島。不過牠們在澳洲只限於在墨爾本附近的地方。歐歌鶇在紐西蘭掠食無脊椎動物造成一定影響,而牠們也對果園造成商業損失。歐歌鶇在紐西蘭作為入侵物種,故沒有法律保障。 歐歌鶇一般棲息在有草叢及鄰近開放地方的森林,而在西歐則也會棲息在花園及公園。牠們可以在林木線繁殖,在瑞士就可達2200米。T. p. hebridensis會在較為開放的郊野繁殖,包括荒原;而在東部的指名亞種則只限於茂密的針葉林內繁殖。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歐歌鶇的分布地只有3.5%是農地,而花園則佔了71.5%。餘下的則是林地。牠們過冬的地方與繁殖地相近,但不會在高原及其他開放的地方。不過T. p. hebridensis會經常走到海岸過冬。
物種狀態
鵝口瘡的範圍廣泛,估計為1000萬平方公里(380萬平方英里),人口眾多,僅在歐洲,估計有40至7100萬人。 IUCN紅色名錄將該物種歸類為“最不關注”。在英國和荷蘭,人口下降了50%以上,而鵝口瘡被列入區域性紅色名錄。